“每盒(125g)8.9 元”一线城市的生鲜平台上,蓝莓的价格又创新低。放眼全国,四川西昌的蓝莓,最便宜的只需要 8 元一斤,往年蓝莓的批发收购价至少每斤 30 元,价格大跳水之下,不少人感叹:“终于实现了蓝莓自由!”
过去5年,我国蓝莓消费量增长约40%。这个小小的蓝色浆果,酸甜可口、脆爽多汁,吃起来也十分方便,也因其价格不菲,成为“超级水果”的代表。近年来,牛油果、榴莲、车厘子等“超级水果”轮番上桌,“榴莲自由”“车厘子自由”等也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期许。
“超级水果”固然有其独特之处,但本质上却是被有意制造出来的产物。好吃不假,不过也不用刻意追求“超级水果”来吃。
作为曾经的高端水果,蓝莓一直以不菲昂的售价和卓越的营养价值著称,它的发展历程也充满传奇色彩。
最初,蓝莓只是北美洲原住民的野生食物。20世纪伊始,科学家开始系统地培育蓝莓,通过选择优质品种,使其逐渐成为一种广泛种植的农作物。上世纪90年代,这种小巧的蓝色果实迎来了改变命运的转折点,当时的一系列科学研究揭示了其卓越的营养价值 —— 富含抗氧化剂,特别是花青素,可以对抗自由基,延缓衰老,有助于降低心脏病和癌症的风险,继而被冠以“超级水果”的美誉。
在此之后,“超级水果”的概念愈发兴盛,并逐渐走入大众视野。
何为超级水果?简单来说就是富含高密度营养素和抗氧化剂的水果。蓝莓、石榴、巴西莓等都因健康益处被纳入“超级水果”的行列,简单概括它们的特点就是“往小了说能养生,往大了说能治病”。超级水果的概念,在媒体和健康专家的纷纷报道中传播开来。
早在1999年,《纽约时报》曾报道了一项研究,表明石榴可以“有效对抗疾病和延缓衰老”,这让它击败所有水果,成为红极一时的“超级水果”。
与此同时,巴西莓也在北美市场掀起了一股热潮,2004年《欧普拉秀》节目为巴西莓戴上“超级”头衔,强调其丰富的抗氧化剂和营养成分,随后一项由德克萨斯农工大学(Texas A&M University)进行的研究表明,巴西莓提取物在实验室条件下能够显著抑制癌细胞的生长,让巴西莓迅速成为健康饮品和营养补充品中的热门成分。
其实,“超级水果”并不是空穴来风,而是“超级食物”的延伸。“超级食物”的说法由来已久。1915年,它作为科学论文中一句善意的格言,用来描述婴儿配方奶粉、大豆和其他豆类以及微藻的丰富营养和药理益处。
还有另一种说法,“超级食物”最早记录的例子可能发生在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。联合果品公司为了推销进口香蕉,印刷了《香蕉要点》《香蕉的食品价值》俩两本小册子,宣传香蕉在日常饮食中的实用性——价格便宜、营养丰富、易于消化、随处可见、怎么吃都很好,并且天然密封在无菌包装中。
同时,医生发表了香蕉饮食治疗乳糜泻和糖尿病等疾病的研究结果,并在医学期刊上得到认可。香蕉很快成为健康的象征,催生了香蕉饮食热潮,使其成为“超级食物”的鼻祖。
被创造出来100多年后,“超级食物”已成为假定的健康益处的代名词,被食品行业作为营销术语来宣传最新的外来植物、水果或蔬菜。
根据英敏特2016年的一项研究,2011~2015年间,全球推出的含有“超级食品”“超级水果”或“超级谷物”等术语的新食品和饮料产品数量增加了202%。该研究还指出,仅2015年,宣传这些相同术语的食品和饮料产品数量就增加了36%。社交媒体和网络上也充斥着“超级水果”的健康食谱和生活方式建议。
在《成功超级水果战略》(Successful Superfruit Strategy)一书中,提出了衡量一种水果是否可能成为成功的超级水果的六要素,即:感官诱人,新奇,方便,供应量可控,有潜在健康益处,还有全方位的市场营销。
在全球化和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,“超级水果”的概念自然地传入中国。以蓝莓、牛油果和榴莲等水果为代表,它们的走红路径相似,以小众身份出道,加上特定的健康价值与直戳痛点的营销,也成为一种代表着健康、养生、精致的身份标签。至今,“用眼过多,吃佳沃蓝莓”仍然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广告语。
不过“超级水果”真正霸占国人餐桌还是2012年后的事情。随着怡颗莓、佳沃等水果商的进入,全球物流和冷链技术的进步,这些水果可以更快捷、更新鲜地送达中国市场;更不用提近些年蓝莓、牛油果、阳光玫瑰等在国内开展大规模种植,供应量的大幅提升,也让“超级水果”更加亲民,从而能飞入寻常百姓家。
蓝莓的“超级”功效在于富含花青素,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,对眼睛健康有一定益处。《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》(2023版)中把原花青素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特定建议值(SPL)定为 200 毫克,食用蓝莓鲜果 200 克就能获得符合参考摄入量的原花青素。
但如果只是论花青素含量,黑枸杞、紫薯、夏黑葡萄等紫色、黑色食物均可补充花青素。黑枸杞的花青素含量在 3264~7286 毫克 / 100 克之间,葡萄的花青素含量从 181~716 毫克 / 100 克不等,美味与蓝莓不相上下,价格更低,堪称是性价比极高的“平替”了。
而减肥食谱中最常见的牛油果,因为含有约 2% 的蛋白质,被宣称能“保护心脏、降低胆固醇、减肥”,而被贴上“超级”标签。实际上,牛油果脂肪含量极高,并不适合减重人士多吃。如果真有减脂需求,不如选择高纤维、低含糖量的水果,比如柚子、苹果、樱桃、火龙果等。
最新价格被打下来的“超级水果”榴莲,因为营养丰富,在民间有“一只榴莲三只鸡”的说法。榴莲果肉中高含量的维生素和谷氨酸以及天冬氨酸等,能够抗衰老、强化骨骼,其富含的高膳食纤维还能促进消化,被誉为水果之王。榴莲好吃营养,但热量极高,一整个榴莲(约600克果肉),热量接近900大卡,虽然过瘾,但很容易热量超标。
如今,不少中国的传统水果,也被冠以“超级水果”的称号,诸如枸杞、红枣、猕猴桃、山楂等,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独特的药用价值。像中国传统医学中常见的枸杞,具有养肝明目、滋阴补血等功效,近年来因高抗氧化含量而受到国际关注,年出口量达到近万吨,在美国被称为“中国雪果”,是“顶级和发展最快的超级水果之一”。
不过,水果再好,也只是一种食物,真的能实现宣传中的超级功效吗?事实是,作为一个营销创造出来的语汇,“超级水果”或“超级食物”并无科学认可,也不是营养学科的专业术语,伴随它不断攀升热度而来的是争议。批评者认为,某些营销宣传夸大了它们的健康功效,导致其价格居高不下。随之带来的负面影响,不只是消费者无法获得养生效果,还会给产地居民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。
如今公认的“超级食物”藜麦,曾经是安第斯地区的主食,在营销之下,成为全球消费者趋之若鹜的“超级谷物”,需求推高了价格。当我们吃着高蛋白藜麦时,安第斯人却再也吃不起自己的传统谷物。
归根到底,“超级水果”和“超级食物”不具有魔力,我们也应该对其祛魅。虽然水果美味可口,并且确实具备一定的养生和健康作用,但将健康寄托于所谓的“超级水果”或“超级食品”上未免有些片面。
科学的饮食方式并非依赖某几种特定的食物,而是注重营养的全面均衡摄入。合理搭配各种新鲜蔬果、全谷物、优质蛋白质和健康脂肪,才是健康饮食的关键。与其盲目追捧市场上被热炒的超级食品,不如关注餐盘中的营养配搭,通过科学饮食来提升整体健康水平。这样不仅能享受美味,还能真正实现身体的全面健康。
编辑 | Rache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