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华社长沙11月24日电(记者柳王敏、万志云)眼下正是柑橘收获的季节,站在黄灿灿的橘园里,68岁的周新利没有想到,几年前还是杂草丛生的荒山,突然“大变身”,成了当地农民眼里的香饽饽。
周新利家住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白芒营镇社湾村红山自然村,该自然村有70户380人,其中贫困人口12户54人。2016年,红山自然村引进柑橘种植,流转土地1000余亩,如今柑橘已挂果。
“真的没想到,以前闲置的荒山,如今变成"聚宝盆"了。”依靠土地流转和种植补贴,周新利去年增收1万余元。如今,他在柑橘园上班,主要负责护苗、除草等工作,每天工资70元。周新利去年工作200余天,光工资收入就有1万多。
江华县位于南岭北麓、湖南省南端,多山地、丘陵,瑶族人口众多,也是集“老、少、边、穷、库”于一体的贫困县,产业基础薄弱,脱贫任务艰巨。
近年来,江华县优化投资环境、提升政府服务,吸引企业落户,鼓励规模企业进园区、小微企业进乡村和农业产业建基地,因地制宜打造了以柑橘、水蜜桃、百香果等为代表的水果基地,带动贫困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。
白芒营镇处于适合柑橘种植的纬度带,气候好,日照时间长,有霜期比较短,昼夜温差大,有助于提高柑橘糖分和着色度。白芒营镇江华富隆果业负责人林家盛告诉记者,目前红山基地正培育不同的种苗,将来可实现多季节挂果,以满足不同时段的市场需求。
“我们今年收获的60多万斤水蜜桃销往了广州、长沙、武汉等地,口碑很好,供不应求。”说起水果产业促增收,江华县桥市乡野猪桥村村干部程智红难掩喜悦,“去年我们还举办了首届桃花节,下一步计划将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利用好,发展乡村旅游。”
程智红告诉记者,野猪桥村依托水蜜桃、柑橘等产业发展,陆续修通了10多公里通村到组公路,修建了山塘和水库,实现了引水入户,解决了居民用水难。
江华县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,江华将产业扶贫作为当前脱贫攻坚的主要抓手,2016年以来引进和培育390多家农业企业、专业合作社,流转土地16万余亩,建立了一批柑橘、茶叶、中药材等产业扶贫基地,带动贫困人口与扶贫经济组织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。